当前位置: 协会首页 > 行业交流 > 市场行情 >

铁观音市场刮起“复古风”

时间:2012-07-09 11:23 作者:海峡茶业 点击:
0
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魏月德


  近几年,铁观音的传统回归趋势逐渐明朗化。传统正味铁观音日益走俏,浓香型铁观音市场份额不断扩大,业内人士将其称为铁观音的“复古风”。究其原因,到底是“熟茶养胃”的健康养生理念,还是茶客们的口感“怀旧”?本期民企观察站邀请了三位资深专家共同探讨。

  茶客越来越青睐传统口味

  主持人:不少茶叶店老板反映,近年来茶客们的口味越来越重,对茶汤的色泽要求由淡变浓,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醇厚,这是不是意味着铁观音开始回归传统?

  王新文:2000年以来,在轻发酵的改良热潮中,市场上盛极一时的“青酸”茶已逐渐淡出市场,以“酸”来衡量茶叶是否属于高档好茶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,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客开始追求传统茶,开始怀念铁观音最初的那个味儿。

  正因为如此,不少铁观音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,以传统制作工艺作为主打亮点,同时推广清香型和浓香型的新产品,以此吸引茶客。这可以理解为,铁观音茶产业在回归理性,回归传统。

  魏月德:传统的熟香型铁观音素有“绿叶红镶边,七泡有余香”之说,是三百年前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制作工艺,近年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老茶客的青睐。从目前掌握的数据分析,它与清香型铁观音的市场占有比例分别是45%与55%,但未来两者的市场占有率会趋向持平,最终形成各占一半的相对稳定局面。

 

安溪真味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新文


  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

  主持人:茶叶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,它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主要受制于市场需求。而浓香型铁观音的走俏,是不是也是茶叶消费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?

  魏月德:的确是必然趋势。本世纪初,铁观音的口味开始改良,主要是对铁观音的发酵程度进行改变,发酵程度大约只有5%,从而改变了铁观音的口感。但这种轻发酵方式却制约了铁观音的长远发展,因为通过轻发酵的清淡口感吸引了那些习惯喝绿茶花茶的消费群体,但同时也把铁观音所固有的独特韵味舍弃了。铁观音历来所独有的兰花香、观音韵,还是要靠熟香型茶叶的传统工艺才更能呈现。

  陈建:铁观音三百年的历史,一直都是浓香型铁观音唱主角。直到近一二十年来,受到台湾茶业界的影响,清香型铁观音才开始风靡。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,浓香型铁观音的市场接受度会越来越高。除了保健功能之外,相对需低温保存的清香型铁观音而言,浓香型铁观音可常温保存,方便携带;此外,浓香型铁观音的泡饮更加随意,简易的冲泡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。这些都是浓香型铁观音走俏市场的因素。因此,茶企倚重浓香型铁观音的推广,也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一种营销方式。

 

双秋(泉州)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建


  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是关键

  主持人:如果说浓香型铁观音独有的兰花香和观音韵,是铁观音的精髓之所在,那么,是否可以将对它的传承和发扬,作为铁观音产业长远发展的根基?

  王新文:之前在消费者的印象中,一直有一种误解,以为浓香型铁观音,就是把卖不出去的清香型铁观音或者品质较次、做不出清香效果的茶叶再度焙火而成,但事实上并非如此。

  浓香型铁观音是在传统半发酵的茶叶基础上,再次用木炭焙制约5——12小时的茶叶。一款高品质的浓香型茶叶必须具有三个要素:高等级的铁观音毛料、高水平的精焙人才操作、专用的高品质龙眼木炭资源。而正因为它对原材料和制作技艺的要求比其他茶叶更高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品质和口感,使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。

  陈建:台湾茶叶学者曾指出,台湾当初最大的失误就是把台茶全部轻发酵、清香化,最后导致台湾茶市场的萎缩。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骆少君也认为,像铁观音这样的特种茶的传统加工技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,必须加以认真保护和传承,不可因为时尚和浮躁而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。因此,不论是茶界人士,还是茶客茶人,都已渐渐意识到,传统的浓香型茶叶制作技艺是铁观音长远发展的根基。

 

 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