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协会首页 > 行业交流 > 市场行情 >

福建安溪:铁观音传统技艺传承或成市场发力点

时间:2013-04-12 21:34 作者:徐仰望 点击:
0

      绿茶上市季节,一则关于“一线茶人普遍超50岁 20年后或再难喝到手工茶”的消息引起了茶业界的关注。同样现象我县是否存在?日前,记者带着疑问走访相关部门和部分茶企、茶人,值得欣慰的是,从政府到民间,安溪十分重视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的弘扬,并积极推动,或将成为市场突围发力点。

茶农老化 口味新潮

       四月的安溪温暖湿润,外安溪春茶应时上市。在中国茶都茶叶交易大厅,蓝田乡蓝二村28岁的徐坤坡,正在寻找中意的茶叶购买,穿插在四五十岁的茶农中成为一种光鲜。和村里年轻人一样,他既是茶农,也是茶商,等到老家茶叶制作旺季时,才回去帮父母制茶。在他眼里,判断茶叶品质、市场行情、说服客户等营销环节,直接影响盈利,比制作一泡铁观音好茶的不可预知性显得更重要。

       父辈成制茶主力军,年轻人轻视制茶技艺研究传承,从事其他行业,让不少老茶人感到担忧。49岁的誉丰国心茶业制茶总监张金田,靠一手过硬的制茶功夫发家致富,看到儿子不愿学习制茶技艺,也不禁发出感慨:“下一代人,恐怕不懂做茶了。”

      除了制茶劳动力断层令他们担忧之外,另外就是“茶二代”对传统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不到位。按茶学界泰斗张天福《福建乌龙茶》介绍,安溪铁观音一等品:外形壮实,卷结,沉重,色泽砂绿、油润,香气高强,“音韵”明显,滋味醇厚、甘鲜,汤色金黄,明亮。县农茶局茶叶站陈贵峰说,近年来,因为要迎合市场需求,新一代制茶师大胆进行工艺创新,学习台湾珠茶做法,对制作工艺的部分环节进行调整,发明“拖酸”、“消青”、“消正”等新做法,发酵程度低,色泽翠绿,口味多样,传统铁观音制作技艺运用不像以前那么普遍。

正视分流 回归自然

         近年来,我县鼓励部分乡镇不宜种茶的茶园退茶还林、退茶还耕,支持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,引导茶叶生产方式从分散向适度集中的方式转变。在茶叶从量的扩张转为质的提升过程中,劳动力也开始分流,特别是一些年轻制茶师,由于制茶经验不丰富,茶叶品质与老制茶师有差距,加上年轻人创业志向远大,对提升制茶技艺水平需长期积累缺乏耐心,在分流中首当其冲,这也是劳动力资源的优胜劣汰。

        业内人士认为,近年,随着华安、大田、沙县等县外铁观音种植加工规模扩大,整个铁观音茶叶市场已相对饱和,即供过于求,这个市场是买方市场。在交易中,茶商相对茶农占优势地位,茶农盈利空间受挤压,重营销轻制作技艺是市场选择的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 茶农要生存,获利是第一要义。“消青做法摇青两遍,传统做法要摇四遍,销售价格传统还不一定比消青高,没多赚钱还要多辛苦。”茶农心里也有想法。县农茶局高级农艺师杨文俪认为,“目前县内外整个铁观音市场产量过大,竞争激烈,依靠传统制茶技艺确立安溪铁观音的竞争优势,推动安溪茶业长远发展很有意义。”她说,铁观音可塑性很强,能根据发酵程度不同做出多种口味,但是传统制茶技艺制成的安溪铁观音回甘度高、滋润,保存容易,深受老茶人喜爱,而且只有在安溪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才能制成。

宣传引导 训赛提升

       什么人来制、制什么样的铁观音?在市场引力影响下,传统铁观音制作技艺如何在遵循市场规律下来推动传承?

        安溪乌龙茶(铁观音)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魏月德、王文礼见仁见智。魏荫名茶董事长魏月德认为,要组织一批具有经验丰富的老茶人,通过开讲座、现场指导、撰写印发文字材料等,宣传传统铁观音制作技艺。而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则说,茶企应重视制茶技艺传承,比如该公司拳头产品“赛珍珠”的成功营销,就是依靠传统制作技艺团队支撑。他告诉记者,在公司里,传统制作技艺从其叔叔到年轻大学生已传了三代人,这些年轻人屡次在高规格的制茶比赛中获奖。

         而在感德镇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,年轻人学传统制茶技艺却很有热情。会长陈清源说,现有会员800多名,30岁以内占一半左右。研究会主要靠组织“评茶王”、“评茶孙”、春秋初制赛等活动,带动年轻茶农提升制茶技艺水平,让他们茶叶价格提高,得到经济实惠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据了解,从2006年开始,我县连续实施“茶业万人培训工程”,计划在2012——2015年每年培训茶农3万人,共计12万人。此外,我县乡镇、部门每年都举办茶商、茶农培训活动,开展制茶比赛、茶王赛,组织专家讲座、技术培训,举办会员经验交流、铁观音现场制作观摩活动,开展课题研究,挖掘和推广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